年月无考,在黄河口渤海边有一个无名村,住着十几户人家,以海谋生,户户好佛为善,这里人气很旺,拾小海的人们都愿在此歇脚打尖,这里每天熙熙攘攘热闹非凡。
清明刚过,此处桃红柳绿、蝶飞蜂舞、海鸟翩翩、鹅吟鹤舞,真乃神仙圣地。
“出一十五两明落,半夜晌午潮”。又到了好水节的日子,跑海捞金的人们似赶庙会一样,拥向大海,钓蚬的,颤蛤蜊的,扣螃蟹的,黑压压的一片,上潮时,人们载着丰收的喜悦,挑担、人推、驴驼满载而归。到了无名村,他们喝水的喝水,打尖的打尖。稍歇一会继续赶路,可是奇怪的事情发生了,刚才路平如镜的大道,突然喷泥浆,冒泉眼,成了烂泥一片。路过此处的人们,立即陷入烂泥中,任他们怎样挣扎,难挪一步,并且越挣扎越往深处陷,吓得人们动也不敢动。
大家在惶恐中,束手无策时,一个白衣少年牵着一头大黑驴走过来,看了看惊恐待毙的人们,便仰天大笑道:“谁愿意回家,把货留下,我们救他……”陷在泥滩中的老少,恨不能一下子离开这个鬼地方,大家哭喊着同意了。那白衣少年笑嘻嘻的把手一挥,大路、平地立即恢复了原样,人们留下海货逃回家去。
无名村出现了怪事,一传十,十传百,赶海的人们再也不敢从此路来往了。可是不管赶海者走远路、辟新道,都有灾难临头。吓得人们想逃离此地,到外地谋生。可在谷雨这天晚上,大伙做了一个同样的梦。内容都是一个白胡子老头不叫大家走,说天明下海一定发财,保证叫他们平安回家,从此过上好日子。天亮后,大家半信半疑传着白胡子老头说的话,抱着试试看的想法赶海去了。
谷雨天,艳阳高照,晴空万里,天空蔚蓝,海不扬波。天不到午时,赶海的人们就满载了,大车小辆拥向无名村,准备回家。怪事又发生了,大地裂缝,路冒水泡,平整的大地立即坑坑洼洼,变成了烂泥滩。正当人们惊慌失措,六神无主时,只见七辆满载的小推车,走入烂泥如履平地。人们也推车搭担,跟着那七辆小车前进。当人们进入烂泥时,似乎觉得货物轻了许多,大家飞快的走出险地。那白衣少年痴呆呆的望着大家离去。他正在迷惑不解之时,只见一个倒骑驴的白胡子老头陷进一汪水中,那白衣少年想去拉那白胡子老头,谁知他的大黑驴见了白胡子老头的小黑驴吓得屁滚尿流、哆嗦成块。白衣少年把手一挥,伸手抓住了小黑驴的尾巴想把小黑驴拉出来。谁知他使出了吃奶的力气,那小黑驴像生了根一样纹丝不动。那白衣少年仔细一看那骑驴者,不禁啊了一声。他认出骑驴者是八仙中的张果老,再看那七个推车人,吓得汗毛直竖。原来这七人正是汉钟离、李铁拐、何仙姑、蓝采和、吕洞宾、韩湘子、曹国舅。这白衣少年缘何认识这上八仙呢?只因早年间,八仙去天宫赴王母娘娘的蟠桃宴,过东海时大显身手,斗宝寻乐,搅得龙宫不得安宁。东海龙王敖广大怒,带领虾兵蟹将、各类水族大将与八仙斗法。这白衣少年,便是敖广手下的海驴大将,跟着敖广大战八仙。他见识了八仙的厉害。所以他一见到张果老吓得魂飞胆裂。但他却嘴硬:“张果老,你们坏了我的好事,我绝不饶你!”说完骑上他的大驴腾空而起,想逃之夭夭。这时何仙姑向天上抛出一个小花篮,那小花篮立即呈现出万道金光和五颜六色的彩光,并且小花篮越来越大,将大黑驴罩住了。张果老朝那白衣少年一指,一声巨响把那大黑驴和白衣少年打落尘埃。那小花篮也被张果老的掌心雷震得向西南方向飘去,慢慢落下又冉冉升起,又缓缓落下,在大地上印了两个硕大的花篮印痕。当花篮继续向西南方向飘时,何仙姑把手一抬,那花篮便轻轻地回到她手中。
再说白衣少年和那头大黑驴打落在无名村道边的烂泥中,大黑驴在烂泥中拼命挣扎,谁知越挣扎,陷的越深,那大黑驴只陷的露着一个头,瞪着一双驴眼,支楞着两个大耳朵昂昂的叫着。当人们想把大黑驴拉出来时,只拉出了一个驴头,驴身成了一副骨架,肉变成了烂泥。那白衣少年见此景又气又急、又羞又怒,但不敢再战,腾空遁逃,曹国舅用阴阳板在他头上轻轻一点,便现了原形,是一个三丈多长,水桶般粗,长着一驴头鼠尾,浑身是金鳞的怪物。它俯在地上苦苦哀求,请求饶命。张果老说:“玉皇大帝口谕,对你这个闹海殃民、扰乱水界的水兽,就地诛灭,在海族中灭迹,还老百姓平安乐业的和谐世道。那怪物见求饶不下,就高喊:“你们假传圣旨,我不服啊,我不服啊,我要上天庭告状,告你们!”说完长吁一口气,朝西南方向吐了六个金色大圈,远远飘去,怪物又打了一个滚想跑,被吕洞宾一剑把头削了。它的头飞落渤海湾内,浑身的鳞片如天女散花落满了黄河三角洲,它的尾巴不知去向。
赶海的人们亲眼目睹了八仙严惩海驴怪的经过,都跪下磕头,祷告,感谢八仙救苦救难。当人们祷告完毕站起时,只见天空有八朵彩云,向高空升去。后来,不知过了多少年,这里沧海变桑田,成了肥沃的新淤地,来垦荒谋生的人们在此处居住下来,在立村时,大家起名叫驴头村。此村便在河口境内。
故事到此应该打住,不过还有几桩小事需要交待:八仙除害后,海驴在渤海湾,黄河口绝迹。只在海中生了一种驴头鱼尾的小鱼,这种鱼长不大,长到二三指就停下不长了。据说它一长大,敢与龙王抗衡,并到陆地作孽,祸害百姓。为此玉皇大帝对它下了旨喻,叫它不能长大,只保留其种。这种鱼浑身是宝,能入药。老百姓对这种鱼忌讳说“驴”字,便起名叫海马。后来,在黄河三角洲出现了一些村庄、地名,如:鱼鳞屋,鱼窝棚、东束花篮子、西花篮子、六圈、老鼠头、老鼠尾、烂泥、神仙沟等。不知这些村庄与此故事有关否,无考。但有些村名因不雅而改名,现在在地图上难以找到了。